摩登3代理日工资多少_职场口碑看脉脉
2017年,李文星通过某招聘平台误入一个「李鬼」公司,遂深陷CX公司,最终殒命。
五年过去了,招聘平台除了严审企业的资质外,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吗?
脉脉提出了一个解法:将「点评」引人招聘行业。
如果让我非得给脉脉一个画像的话,脑海里就蹦出:「职场猛料新发地」。
风起于青萍之末,它就是那个「青萍」,好多互联网圈内的「台风」是从那边刮起。
职场口碑看脉脉,这是他们在垂直单向领域一个独一无二的的标签。
脉脉创始人林凡决定将这种特质利用起来,推动招聘进入「点评时代」。
很好理解的一点的是,正如我们进行生活消费类决策时,会主动看差评,在找工作时,内心的「标的企业」,好的一面广为人知,更细节的部分——总加班吗?食堂伙食?则需要参考过来人的意见了。
这几乎相当于招聘领域的「最后一公里」:工作中真实的体感,对公招聘材料中难以触达的隐秘世界,往往构成了绝对的「信息差」。
脉脉想填补招聘中的信息鸿沟,消弭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错配,降低双方的选择成本,这个逻辑是通顺的。
倒推一下,正如生活消费类企业对「差评」噤若寒蝉,那么在职场领域引入「点评」机制,是否会让企业注重口碑维护,更快速解决已然显现的问题,不至于造成求职者的「恶感」,变成良性的鞭策互动,这有待观察。
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,「点评」只是一个参考,给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参考维度。
有数据表明,「某互联网大厂6000名校招生,有4000名在入职之前已是脉脉的用户。」很难讲这里面有多少人因为脉脉上的点评,而影响了自己的择业决策,但最重要的是,你应该有知情权,「认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」是英雄主义,知道心仪企业的瑕疵依然选择共赴一段旅程不也是一种审慎吗?
最悲惨的是李亚明们,既没有看到平台的风险提示,也没有听到过来人敲响的警钟,他们行走在命运的盲盒中,等待致命的一击。
声明: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