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登3开户_零门槛后,互联网公益还能怎么向上走
数字技术解决了传统公益解决不了的问题,让进程发生根本改变
文/刘蕾
2008年,汶川地震发生后,人们纷纷在腾讯QQ个性签名上点亮了祈福图标。这或许是很多人第一次与互联网公益发生连接。
如今,做公益已经内化在了我们生活的一举一动当中,甚至连每天的走路步数都能捐献出来表达善意。近年来,还出现了“99公益日”等全民性、现象级公益慈善热点事件。
数字技术推动互联网公益不断迭代,从少数人的行为成为人人可参与的行动。但在持续缩短公益和公众的距离,公众与公益组织之间的链条后,互联网公益还能如何升级?腾讯公益作为中国互联网公益的探路者,同时也是“99公益日”的发起者,将给出怎样的答案?
从“募捐”到“数字化公益服务”
互联网公益依托互联网发展而来,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,如今也跟随互联网从1.0迭代到了3.0。
15年前,也就是2007年6月26日,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(以下简称“腾讯基金会”)成立,成为我国首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成立的公益基金会。腾讯公益平台作为腾讯基金会资助的重要核心项目开始运营。
回顾腾讯公益15年的发展,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将其总结为三个阶段,不仅一一映射出了中国互联网公益的进化历程,其创新升级举措也在不同阶段具有“先行样本”意义。
以2008年为转折点,汶川地震发生后,腾讯公益在PC端发起筹款,并在腾讯QQ个性签名中加入了祈福图标,开始探索如何让更广泛的用户参与。同时,腾讯公益平台也在致力于帮助更多的公益项目,以及非公募机构“触网”,让它们在互联网平台被更多的用户看到。
“那时候,腾讯公益平台开发了‘认领’功能,后来基本上成为了互联网公益募捐平台的标配。”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、腾讯公益平台负责人刘琴说道。
但在互联网公益1.0阶段,互联网的工具属性更强,公益能触及到的人群和反馈时效较为有限。随着移动互联网爆发,尤其是移动支付的发展,互联网公益进入到2.0阶段。也就是在这个阶段,腾讯公益于2015年联合多方发起了“99公益日”,利用腾讯的数字化连接能力,快速地推进平台升级,向“人人可公益”迈进。
“99公益日”的出现,为互联网公益打开了一个新局面。自此之后,每年的“99公益日”都会作出不同程度的升级。而2017年“99公益日”筹款项目“小朋友画廊”刷屏社交网络,则被《2017中国互联网公益发展报告》看作是中国互联网公益进入3.0阶段的标志性事件。
这也是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到,1块钱也可以做好事,原来做助人为乐如此简单。也是从这个时候,互联网和公益真正意义上地融为一体,数字技术的公益属性愈加明显,公益项目也逐步具备了互联网思维。为每一个爱心用户打造一个“没门槛、很透明、常反馈”的公益参与平台,这也是腾讯公益一直在努力打造的品牌价值。
“每一年的‘99公益日’,公益项目、参与机构数、用户、捐款额都在不断刷新,这体现了整个中国互联网公益的发展。”葛燄说道。
但同时,她也谈到,随着“产业互联网”概念的提出,各领域纷纷强调构建可持续的生态,数字技术的创新服务需求愈加突出。这也决定了腾讯公益绝不仅仅局限于做“募捐“平台。
2020年疫情之后,腾讯公益开始着力探索向互联网公益产业纵深方向发展,并在内部提出了“技术公益”的理念,以充分发挥自身数字技术优势,让更多公益组织具备数字化能力,繁荣互联网公益生态,同时,也让更多的互联网用户快速了解,并投入到公益项目。
如今,两年过去了,“技术公益”从理念走向了落地。在今年5月20日,互联网公益峰会期间,举办了第一次线上技术公益展,共有来自多家企业机构的80余个技术公益解决方案,供更多的公益组织选择和落地尝试。
而在15周年之际,腾讯公益更直接将品牌定位从“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募捐平台”升级为了“可信赖的数字化公益服务平台”,可见伴随互联网迭代升级,互联网公益背后的逻辑也呈现出新变化。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提升互联网对用户服务能力,放在公益领域,也就是要服务好公益用户。
正如葛燄在采访时所说,“做公益最终要回归到公益服务,如何让平台上的公益机构和项目源源不断地满足用户需求,那他们的数字化水平就要提升,这就是考验腾讯公益问题。”
葛燄举例“数字化水平的提升,以为乡村捐路灯项目为例,未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可溯化,从用户捐赠第一盏路灯开始,每盏灯便有了全球编号牌。捐赠人获取地理位置后可实时看到这个路灯在哪里亮。这不仅能让公益组织能够颗粒度更细地执行项目,也会让捐赠人获得了直观感知,解决了公益项目的诚信问题。”
搭好台子,再向上
值得注意的是,腾讯公益此次升级有意将腾讯公益平台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(简称腾讯基金会)有所差异。
其实,从新标识的风格上,也能直观看出两者在规划层面的不同之处。“腾讯公益”的新标识在原有基础上优化了线条弧度,更具年轻活力,颜色也变得鲜艳活泼,与腾讯公益平台的开放性特征相符。而“腾讯基金会”的新标识则从形态和颜色上强调沉稳,体现基金会在行业影响力。
一直以来,提到“腾讯公益”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腾讯公益平台。作为公众与公益的连接器,腾讯公益平台创造了人人可公益的应用场景。随着腾讯公益将服务的理念带入到平台构建当中,腾讯公益平台将会有哪些不同之处?
对此,刘琴表示,中国互联网公益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,腾讯公益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基础设施的作用,未来也将持续发挥这方面的价值,同时,也将开展常态化的公益合作,探索新型筹款模式。
今年六一期间上线的“小红花公益音乐会”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。“没想到,儿歌居然把我唱哭了”,在腾讯公益联合公益机构打造的这场音乐+公益的沉浸式体验中,观众不仅在耳熟能详的旋律收获了感动,还通过定制版小红花大赏等形式,丰富了公益“新”体验。
不仅如此,腾讯公益平台也将致力于公益项目成长体系的构建。得益于平台上已累计的11万个公益项目,腾讯公益将通过数字化的分析,为更多优质公益项目搭好“台子”,让大众更广泛、更深度地参与其中。在刘琴看来,“服务”的理念可以给互联网公益带来更多空间,让公益变得可持续。
相较于腾讯公益平台要夯实“技术底座”的服务价值,腾讯基金会则更像是从“上层建筑”给予创新资助。
“在中国互联网公益行业,绝大部分公益机构还不具备在数字化方面的投入能力。”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对此表示,建设面向公益行业的数字能力平台,开发一些具有共性需求的数字化工具,是腾讯基金会努力的方向之一。也就是说,从横向上,提升整个公益行业的数字化水平。
基于此,腾讯公益上线了腾讯技术公益志愿者平台,公益机构在平台发布真实诉求后,可匹配到掌握相应技术和资源平台的志愿者,与他们一同探索解决方案。
而针对一些垂直领域的深刻社会议题,腾讯公益基金会的方法论则是致力于引入更多的资源,以及一些研究机构,发挥专业知识,帮助公益组织把议题想得更深入、深透,并将解决方案进行孵化实践、复制,让社会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。
“我们要寻找好的团队,好的公益项目。”在刘洲鸿看来,做公益和做创投的思维有着相似之处,更重视资助者与公益组织合作的长期性和参与性。
据了解,腾讯技术公益创投计划启动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,收到了来自企业和公益组织的300多个申请,涉及信息无障碍、应急救灾、科技助老、生态环保、文化遗产保护五大领域,最终将有30项目获得创投机会。
在这种新型的公益伙伴关系和慈善投资模式中,腾讯技术公益创投所要做的并不仅仅是提供资金援助,更要为缺乏技术支援、运营指导、传播渠道等能力的企业和公益组织,提供技术、资源等全方位支持,去探索创新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,发挥技术公益真正的社会价值。
在刘洲鸿看来,创新、可承担风险,是基金会在公益领域存在的重要价值,未来腾讯公益基金会将持续倡导技术公益的创投计划,打造技术公益开放生态。
无论是腾讯公益平台对“技术底座”服务价值的打造,还是腾讯公益基金会以创新资助应对公益痛点和社会问题,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一个词——开放。因为公益不是一家基金会、一家企业的事,只有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,公益痛点才能得到更好的正视和解决,才能更好的“向上”发展。
让公益成为生活方式,悦已也利他
互联网公益发展到当下,已深入大众日常生活。可以看到的是,伴随整个互联网公益环境的变化,公众的公益理念也在成长,不同于以往的直接捐赠,志愿行动正逐渐成为公益的新潮流。这也倒逼公益平台伴随用户需求不断升级。
“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。它是悦已的,也是利他的。”刘琴表示,基于很多用户希望零门槛参与公益的需求,腾讯公益做了很多尝试,“爱心接龙”“一块走”“每日益答”等产品和服务,将走路、学习、阅读等日常生活场景与公益相关联。当生活中一举一动已成为公益的一部分,而不需要刻意去打开某个平台的时候,公益行为的形成链路已发生了根本改变。
在刘琴看来,腾讯公益平台应该是一个开放平台,能够连接各种各样有公益属性的行为,甚至这些行为不一定都是腾讯公益提供的,还有可能来自第三方平台。而能够把这些行为连接在一起,并落地成长的,将是腾讯公益这朵小红花。
今年,在腾讯公益迈入15年之际,“小红花公益账户”再次迎来了重要升级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腾讯公益基于“小红花公益账户”推出的两大举措中,都没有将公益和捐款直接挂钩。其一,有月捐、长期捐赠公益习惯的用户,将有机会帮助公益项目在“99期间”获得更高的配捐;其二,用户可以直接用过去一年行善所积累的小红花来“一块做好事”并由腾讯基金会配捐达成。
腾讯公益表示,围绕“可信赖的数字化公益服务平台”品牌定位,不仅希望大众看到“小红花”这一品牌符号就能立刻联想到“做好事”和腾讯公益,更希望能用“小红花”记录用户的每一次公益行为,并让个人拥有的“小红花”能发挥公益价值,让爱心可持续流转,实现爱的循环“持续做好事”。
可见,相比于公益项目的数据达成,腾讯公益更重在对公益用户的培养,尤其是对真正关心公益议题的公益用户的培养。“除了捐款,以后的公益用户可能更多的是贡献他的专业能力,或者贡献他的时间成为公益志愿者。”葛燄说道。
这也是为什么在腾讯公益会强调,好的公益是能够改变用户的知识体系。以小红花为载体,腾讯公益在和用户一起成长。
而伴随互联网公益走向“常态化”,“99公益日”也从一年一度的公益狂欢,延展至在全年释放公益温度。据了解,今年的“99公益日”已变成了多时、多地、多议题专场,在之后的7月、9月等都将举办议题专场活动。此外,透明度更高的公益项目也在今年得到了高度重视,比如参与公益真探、公益“股东人”大会这些透明公益行动的公益项目,将有机会在99公益日中得到腾讯公益平台更多配捐支持等。
与此同时,值得注意的是,公益常态化、碎片化发展趋势下,如何让信息不被淹没,被更多感兴趣的人看到,也将是一个重要议题。目前腾讯公益也在基于社交场景,进行分层运营的探索,以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的公益需求。
数字技术为公益带来了更多可能,也让公益与越来越多的行业、资源、人等产生连接。正如葛燄所说,数字技术解决了传统公益解决不了的问题,让进程发生根本改变。
而基于交互、连接,各要素都将参与其中,并发挥重要作用。这也意味着公益将更具开放性、包容性,需要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。腾讯公益基金会依托腾讯公益平台,通过打造开放性的、可信赖的数字化公益服务平台,以品牌影响力,带动整个互联网公益生态的数字化发展,为继续探路互联网公益升级,带来了新方向,也将为互联网公益发展带来变革式改变。
声明: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